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本文以邓小平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的手植树为例,对云南樟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在厦门地区的引种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厦门植物园内云南樟生长异常的重要原因是根系活动环境恶化;厦门南亚热带海岛气候条件是导致其速生、提前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2.
供氮和增温对倍增二氧化碳浓度下荫香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供给0~0.6 mg N的盆栽荫香(Cinnamomum burmannii)幼树分别生长在倍增CO 2(+CO2,731 μmol·mol-1)和正常空气CO 2浓度(CO 2,365 μmol·mol-1)的生长箱内,昼夜温度分别为25/23 ℃和32/25 ℃,自然光照下生长30 d.以生长在CO2和25/23 ℃下的植株为对照研究增温和氮对+CO2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2和25/23 ℃下无氮和氮处理植株的平均光合速率(Pnsat)较+CO2和32/25 ℃下的叶片高5.1%,温度增高降低叶片Pnsat;而Pnsat随供氮而增高.在+CO2条件下,生长在32/25 ℃下的叶片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较25/23 ℃下的低(P<0.05),温度增高降低+CO2下叶片的Vcmax和Jmax在+CO2下叶片光合呼吸速率(Rp)较低,生长温度增高提升Rp.在CO2下生长温度从25/23 ℃增至32/25 ℃,叶片的Rubisco含量(NR)和Rubisco活化中心浓度(M)降低,而供氮能增高NR和M.供氮能减缓温度增高对倍增CO2下荫香叶片光合作用的限制.  相似文献   
73.
以油樟叶为试材,比较Trizol法、皂土法、CTAB法、Tris-SDS-异硫氰酸胍法等传统方案提取总RNA,发现效果都不理想.本文针对油樟叶片富含油脂、多酚、多糖的特点,开创性地使用了一种改良的总RNA提取流程:首次增加预处理液、乙酸乙酯抽提来减少油脂、多酚和多糖对裂解液粘稠度的影响,提取过程中使用二氯甲烷代替三氯甲烷增加对疏水性杂质的清除效果,使用混合型高盐溶液多次脱糖,结果表明使用改良的新型方法获得的油樟叶片总RNA条带清晰无明显降解,测得的A260/A280和OD260/OD230均在2.0左右,产物得率约580 μg/g,通过RT-PCR扩增出了油樟18S rRNA基因序长为113bp的特异条带,说明这种改良的新型方法获得的RNA完整性、纯度和产率都远高于常规RNA提取方法,研究探索出一种新型油樟叶片总RNA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4.
以福建省三明市6个树龄阶段(0~49、50~149、150~349、350~549、550~749和750~900 a)香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形态学和生理特征的变化,结合曲线拟合与遗传算法筛选表征衰老的相关指标,评价树龄与衰老的相关性,探讨香樟古树衰老机制,为香樟年龄预测、古树复壮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年龄极显著地影响着古香樟的植株形态、叶片解剖结构及生理机能等生长发育指标,并以生理指标的年龄效应最大,其次为植株形态指标,最小的是解剖结构指标。(2)香樟呈现出程序性衰老的特征为:叶片细胞在130 a、叶片解剖结构和生理代谢在400 a、树皮厚度和新梢粗度在450 a先后进入衰老阶段,但香樟树体的离心生长(梢长、冠幅和胸径)在0~900 a内仍一直处于旺盛生长,还未进入衰老阶段。(3)冠幅和新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作为单指标来评价香樟独立木的衰老程度,树皮厚度、冠幅、新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为参数构成的模型可作为古香樟年龄预测模型。研究认为,古香樟的保护和复壮,应先从叶片细胞着手,提高其生理功能,特别是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保护叶细胞结构完整,以保障叶片处在持续高效的光合状态。  相似文献   
75.
该研究以米槁的带腋芽茎段为实验材料,建立米槁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体系,探究不同消毒时间、取材时间及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条件对米槁带芽茎段不定芽诱导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适消毒方式为75%酒精30 s + 0.1% HgCl2 6.5 min,11月为外植体取材进行消毒的最佳时期。(2)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 3.0 mg/L 6 BA + 0.3 mg/L IBA + 6.5 g/L琼脂+ 30 g/L蔗糖,不定芽诱导率可达到81.24%;6 BA和NAA均能促进米槁不定芽的增殖,且NAA是不定芽增殖的主要影响因素。(3)最适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 + 0.1 mg/L 6 BA + 1.0 mg/L NAA + 0.3 g/L AC + 6.5 g/L琼脂 + 30 g/L蔗糖,不定芽平均增殖系数达到2.79。该研究基本建立了米槁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体系,为其深层次的资源开发、利用及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6.
张含眉  童方平  李贵  陈瑞  吴敏  白淑兰 《菌物学报》2021,40(9):2244-2253
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龙伏实验基地的3年生樟根生产(root production method,RPM)苗和同龄常规技术培育的苗木(以下简称常规苗)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种苗木的根系和根际土,观察根系上菌根形态,并对其苗木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探索二者根系菌根特征及根系、根际土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结构及土壤微生境差异,旨在为进行接种有效性菌根苗木来改善常规苗木的土壤微生境,进而培育高质量苗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2种樟苗木根系均显示AM菌根特征,未见外生菌根结构。测序得到属于AMF群落的有效序列共25 738条,隶属1门,2纲,3目,5科,5属,按有效序列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AcaulosporaGlomusDiversisporaRhizophagusParaglomus。根生产法(RPM)苗和常规苗的优势属均为AcaulosporaGlomus,只是RPM苗中Glomus占比高(在根、根际土内占比分别为28.04%、57.36%)而常规苗中Acaulospora占比高(在根、根际土内占比分别为99.58%、42.2%)。2种苗木均是根际土内的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远高于根系,并且RPM苗根际土的丰富度指数高于常规苗,但二者根系内的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和有效磷是决定AMF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理化因子对AMF群落的菌属影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77.
芳樟不同无性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8个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无性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对各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测定结果对供试的18个芳樟无性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芳樟不同无性系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60~2.26、0.24~1.15和0.14~0.50mg· g-1,差异较大,部分无性系间叶绿素a和b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无性系BT2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在18个无性系中最高,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较高.各无性系间叶片的初始荧光(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电子传递情况(Fm/Fo)、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Qy)差异明显,且部分无性系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各无性系间的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和荧光下降比值(Rfd)差异不显著.在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中,Fo与Fm显著正相关;Fm与Fv、Fv/Fm、Fv/ Fo、Fm/Fo以及Fv/Fm与Fv、Fv/Fo、Fm/Fo、Qy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中Fv/Fm与Fv/ Fo、Fm/Fo的相关系数均达0.98;Qp与NPQ、Rfd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参数则总体上呈负相关;Qy与Fm、Fv、Fv/Fm、Fv/Fo、Fm/Fo以及Rfd与NPQ、Qp、Qy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采用欧氏距离法,可将18个无性系划分为2类:第1类包含16个无性系;第2类仅包含无性系PC5和WP1.第1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亚类:第1亚类仅包含无性系BY2;第2亚类共包含15个无性系,其中的BT1与BT2距离最短,光合生理特征最接近.根据研究结果,初步推断芳樟各无性系叶片的潜在光化学活性和电子传递情况共同影响PSⅡ光能转换效率;无性系116、187、BT1和MD1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无性系BT2则具有良好的光合生理性能.  相似文献   
78.
猴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樟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材用、油用和观赏树种。笔者从形态解剖学、生态学、栽培与繁育、造林技术、抗逆性、精油的提取与化学成分分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猴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猴樟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1. Suitable agar plate media were selected for isolation of nucleotide producing strains, by salvage synthesis, from natural sources. Since this agar medium contains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phosphates, manganese and glucose, it is specific for these bacteria.

2. With this plate medium, 113 bacterial strains accumulating 5′inosinic acid (IMP) or IMP-like substances were isolated effectively from feces of a variety of birds and mammals and from soils.

Some of the strains isolated were recognized to accumulate other nucleotides, purine bases and sugars, such as guanine nucleotides, XMP, xanthine, ribulose or xylnlose, with or without hypoxanthine in the media.

3. Five strains of IMP accumulating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two were classified as Brevibacteriurm, two as Corynebacterium and one as Arthrobacterium species by taxonomical studies. But their characteristics did not completely coincide with those of bacteria described in Bergey’s manual.

4. One of the IMP producing bacteria isolated, culture No. 21–26, actually consisted of two separate strains, namely No. 21–26–101 and No. 21–26–102. The highest production of IMP or guanine nucleotides was obtained, when each strain was inoculated together to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from each seed culture in the same inoculum size.

5. The nucleotide productions by No. 21–26–101 or No. 21–26–102 with authentic strains were examined by the mixed culture technique. It was found that production of IMP or guanine nucleotides by Brevibacterium ammoniagenes ATCC 6871 was stimulated remarkably in the presence of No. 21–26–102.  相似文献   
80.
施氮对亚热带樟树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威  闫文德  王光军  梁小翠  张徐源 《生态学报》2013,33(11):3425-3433
人类活动引起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量的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氮输入,从而影响土壤CO2排放.为揭示生态系统氮输入升高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对亚热带樟树林(Cinnamomum camphora)进行模拟氮添加试验,每月上、下旬采用红外分析法测定4种氮输入水平(CK,0 gm-2a-1;低氮LN,5gm-2a-1;中氮MN,15 g m-2 a-1;高氮HN,30gm-2a-1)下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1)樟树林土壤呼吸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氮添加处理显著抑制了樟树林的土壤呼吸,LN、MN、HN处理土壤呼吸年累积量分别较对照CK下降37.66%、30.62%、38.95%,各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而减弱;(2)氮添加不影响土壤呼吸昼夜波动特征,但显著抑制土壤呼吸速率;(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间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关系,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CK、LN处理Q10相近,MN处理最小:(4)氮添加处理促进了土壤中氮的淋失,且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